WFU

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傷腎止痛藥物全攻略


作者: 陳彥伯(Yahn-Bor Chen, MD)現任高市聯醫腎臟科主治醫師
        鄭凱仁(Kai-Jen Cheng, MD)現任高市聯醫腎臟科主治醫師






前言


    自上次分享過「您腎臟的壞朋友-止痛藥腎病變」一文後,因為內容之中提到一位自行於日本購買服用含有非類固醇性止痛消炎藥成分的成藥因而洗腎的腎友後,最近收到讀者的要求,希望能較詳細敘述目前市面上有哪些醫師常會開立的傷腎止痛藥物,以供一般民眾做為參考。


傷腎止痛藥物傷腎機轉 



圖示傷腎止痛藥物主要經由抑制使入球小動脈擴張的前列腺素而造成腎損傷的機制。

    由於腎臟是一個喜好充分血液灌流的器官,因此很多腎臟受損的機轉都是經由減少腎臟血液灌流所造成的;簡單說就是腎臟不能缺水缺血啦!因為腎臟裡某部分的組織會生產前列腺素來促進腎臟入球小動脈的擴張(血管擴張管徑大,血流因此增加),因此當腎臟因為一些原因已受傷而很需要靠此機制調節時,再長期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就會抑制前列腺素生成而破壞腎臟自我保護的機制囉!

    第二個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會造成腎損傷的原因是,身體在服用此類藥物後會可能因多種原因造成腎臟間質性腎炎,急性腎臟間質性腎炎可能會以尿潛血、膿尿、水腫、高血壓甚至急性腎衰竭來表現,這也是很大一部分民眾在吃了止痛藥後會水腫的原因之一,非常的常見唷。


常見服用止痛藥臨床情境


  1. 狀況一:女性朋友,常因慢性疼痛如退化性關節炎、經痛或慢性頭痛等病史而長期使用止痛藥物。 
  2. 狀況二:痛風患者,因未接受正確的高尿酸血症治療(之後我們將會專文討論痛風腎病變),每每於發作時才到診所吃或打止痛藥。 
  3. 狀況三:近來發現很多民眾罹患感冒時,希望醫師可以開藥讓他/她「秒好」,因此吃個兩天止痛藥後,發現喉嚨還有點卡卡的,就再去找醫師要求開更強的止痛藥,甚至要求注射止痛藥物。 


台灣常見傷腎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


以下所列為台灣常見非類固醇類止痛藥藥物學名:

  • Aceclofenac 
  • Mefenamic acid 
  • Ibuprofen # 
  • Indomethacin 
  • Diclofenac 
  • Ketoprofen * 
  • Ketorolac * 
  • Sulindac 

    其中 * 為常見的針劑劑型,當您去診所打止痛針時,發現注射部位居然比原來痛處還痛時就對啦!而 # 則為常見於日本藥妝店掃貨時大家下意識地掃進購物袋的止痛藥,如下圖,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呢? 




結語


    最後要再提醒大家的是,止痛藥腎病變的病友長期追蹤會有泌尿上皮癌增加的趨勢,因此若因長期服用止痛藥而致腎功能已有變化,別忘了要定期追蹤哦。若是真的必須要吃到此類止痛藥的,則建議若無心臟問題一定要多飲水,並避免同時服用其他傷腎藥物;當然了,若是能避免使用是最好的囉。